4104
2021-04-12
本人在西方著名的跨國公司有過十年的管理經歷,對中國歷史有特別的愛好,在系統化了解歷史變遷的同時,對我現在從事的企業管理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接受了10年西方量化管理如TQM、6σ之后,反過來再從中國歷史中提取管理的哲學思想,對管理的理解就更全面。
中國歷朝歷代的管理者都在思考一個如何管理好國家的問題。他們做了無數的嘗試,包括選用什么主流思想:佛教、道教、儒家、法家、理學等,選用什么組織結構:皇帝加丞相、皇帝直接管理、丞相班子管理、皇帝加宦官管理等等,正因為他們對管理的思考和嘗試,中國歷史上才出現了幾個輝煌的時代: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文景之治是優秀皇帝的領導結果,皇帝個人有良好的品德,然后一貫地推行教化;貞觀之治是優秀皇帝加優秀下屬(宰相)組合的結果,以推行教化為主,法律為輔;康乾盛世是優秀皇帝加教化的結果,雖然沒有出色宰相,但皇帝本人就是優秀領導人才,因此能達到國家治理的頂峰。
在歷史的各個階段中,凡是推行教化的階段,往往能長治久安。在唐太宗論止盜的論述中有明確的陳述。當有人主張用嚴刑峻法去防止全國各地出現的盜竊事情時,太宗說:百姓如果不是饑寒交迫或者無處安身,誰愿意為盜?而動用嚴厲的法律去制裁他們,只能是使他們遠逃他方繼續為盜,因此根本措施在于教育他們并解決他們的困難。這樣的指導思想下去后,不久全國果然盜賊絕跡,最后是道不拾遺,夜不閉戶,全國一年犯死罪的人不超過30人。
這給我們管理公司的人很大的啟發。現在的管理學告訴管理者要建立一整套制度,用制度去管理員工,還列舉制度管理的許多成功案例。這些制度放大到國家層面就是法律,既然嚴刑峻法不能管理好國家,那么嚴厲的制度能管理好公司嗎?一個公司如果缺少員工培訓教育,缺少正確的理念作指導,再多的制度也是一種擺設,再嚴歷的處罰也有員工經常違規。但是一旦培訓教育上去了,即使內部的制度很少,處罰又特別輕,同樣能把公司員工管理好。在西方企業工作時,給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公司的制度,而是公司長年給員工提供的不同培訓。比如溝通、人際關系、團隊管理、統計方法等等培訓。這些企業內部確實有許多制度,但是都不是限制人的,而是類似于工作指導書,告訴別人如何做工作,與我們想象的制度是不一樣的。
資治通鑒作者司馬光在一個朝代滅亡之后總結經驗時常說,禮壞樂崩是他們衰亡的根本原因。他這里的禮就是指制度、教化、等級的總體,用在公司上就是組織結構加授權加培訓,法律和制度的作用相對來說是小的,試想想法律能管得了孝道嗎?制度能管得了員工對公司的不忠誠嗎?世界上還有很多基本上沒有任何法律的國家,但是這些國家的秩序比很多有法律的國家都好。
國家的管理不能太依賴個人的能力,否則的話這個國家就會有危險。中國歷史上有能力的皇帝很多,有能力的宰相也很多,比如:南北朝梁武帝、西漢王莽、南北朝高歡等,這些人就個人能力來說都是非常優秀的,但是為什么國家不能強大呢? 重要的一點就是他們沒有建立好良好的管理團隊。南北朝時期有名的皇帝梁武帝是既有能力,有好的理念,又十分勤勞的皇帝,但是最終國家就因為侯景之亂而敗亡,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在團隊下工作;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論作戰不如下屬韓信,論運籌帷幄不如張良,論國家管理不如蕭何,但是卻取得勝利,最重要一條就是有一個很好的團隊。管理公司也是這樣,如果管理公司只依賴個人才干而沒有把公司的員工融合為一個團隊,這樣的公司是很危險的,團隊能干的公司才能持久發展,總經理的職責在于建立高效團隊而不是突出個人才干。企業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太多的注意力放在少部分所謂有能力的員工身上而忽視了團隊。總經理的作用就是樂隊指揮,協調整個團隊的效果,他不會去自己親自演奏某個樂器。
再談激勵。李世民是隨時準備激勵下屬的人,當李世民要派兵攻打嶺南等地的叛匪時,宰相魏征阻止了他,說是南蠻之地的山民缺少文明教化,地方遙遠,音訊不通,是不是造反還很難確定,就派出大部隊去圍剿。如果他們逃匿山林,官軍根本無法消滅,還不如派一個代表,赦免他們的罪行,然后安置得力的官員到當地就職;這一建議得到采納,果然很快平定了嶺南之地,準備派出的十萬大軍解散,李世民當時對魏征給予高度評價,說他的一句話抵得上十萬大軍,獎勵他500匹帛。因此優秀管理者應隨時激勵下屬,小到一句表揚的話、一個微笑、一個贊賞的點頭,大到現金、汽車、職權以及授予榮譽稱號等。西方企業管理中要求公司設立員工建議計劃ESS,即鼓勵員工給公司提建議并以書面形式提交公司,公司設立審核委員會審核落實這些建議,任何建議都將給予獎勵,優秀建議給予重大獎勵。現代的管理者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過于吝嗇地對待優秀員工以及過于吝嗇地表揚員工,有些公司一年沒有一次表彰,有些總經理從來不表揚員工,反而經常批評員工,這是與歷史上優秀王朝的皇帝完全不一樣的,也是與西方企業的做法不一樣的。
歷史上優秀王朝的皇帝通常都設置諫官一職,他們的職責就是隨時檢查重大決定和命令是否正確,就連皇上的過錯也可直接指出。有些朝代還給諫官非常大的否決權,這與現代公司結構中的監事會和獨立董事是一致的,可見歷史上的管理者對國家機構的管理是做過非常多的努力嘗試。
禮,是歷史上優秀王朝十分重視的意識形態,它不是簡單地規定尊卑長幼關系的禮儀制度,還包括國家的主流思想和文化。禮壞樂崩的時代國家社會矛盾很難長久調和,社會動蕩不安,人們遭受無盡的苦難,統治者即使盡力去管理,但效果也不明顯。所以孔子提出克己復禮,他認為社會的禮制到東周就已經破壞了,后人應當設法恢復西周的禮制。中國從東漢末年到南北朝時期近三百年的分裂的歷史就是這個情況。這時期傳統的禮制遭到空前破壞,人們缺少精神支柱。這與現代公司管理中缺少企業文化的企業是一致的,這些企業依賴一個產品或者一個客戶暫時生存,缺少核心文化理念,企業雖然運作很久,但是團隊還象剛組建的一樣,缺少團隊精神。歷史告訴我們,企業在完成創業初期后,一定要有一個主流文化去影響員工思想,然后持續不斷地強化這種思想,這樣的企業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一旦企業文化遭到破壞,員工難管,企業缺少凝聚力,缺少團隊精神,企業管理者和員工都不滿意,形成惡性循環,企業的生命就會走上終結。歷史上,理性的皇帝管理國家的方法是輕徭薄賦,藏富于民,這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關鍵;所謂的超前發展,超常規發展,同時啟動許多重大項目,啟動不切實際的面子工程等,雖然短時間給人感覺更加強大,很快會使國家走上滅亡。雖然統治者的意愿可能是好的,但結局是百姓遭殃、資源消耗、國家敗亡;比如秦始皇修馳道和長城,隋煬帝修運河及進攻高麗,前秦伐東漢等等都是統治者過于奴役百姓而不考慮自己的實力,最終使國家滅亡的例子,這些朝代都是非常強大的朝代,統治者自我感覺是非常好的。同樣,在公司管理中過多啟動項目,使公司資金鏈、人才隊伍跟不上,最終虧損甚至破產,這樣的例子很多,比如健力寶、愛多VCD、三株口服液等。
以上的幾個方面:組織結構、企業文化、員工激勵、員工培訓是公司管理的核心內容,管理者可以在歷史中得到很多啟發,歷史凝聚著很多案例供我們學習參考,他們是一面鏡子,能照出我們管理上的不足。中國五千年歷史,一代又一代的治理者用他們的成功或失敗,總結和嘗試了許多管理方法,是我們現代管理者的思想源泉。
(朱軍山博士,國際微電子與封裝學會會員,深圳市中意法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